有些事情,没必要通过镜头去展现,因为它早已在你心中爆炸开来。今年暑期档,《南京照相馆》悄然问世,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特效,亦没有震撼的场面,甚至连背景仅仅是一间破旧的照相馆,然而它却深深触动了无数观众,令他们在银幕前泪如雨下。尤其是高叶那一回眸,真实到无法言喻。那一刻,你的感受不再是电影中的表演,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沉痛体验,仿佛她在替所有人经历那份痛苦。
导演申奥,毫不妥协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——他没有试图取悦任何人,而是将所有应有的情感深藏其中,将最深的痛苦留给观众,让他们自己去体会,去思考,去无言的痛楚。
我们先来看看那一场戏——林毓秀出门唱戏,归来时,嘴角带血,衣衫凌乱。没有任何镜头的聚焦、没有音乐的渲染、甚至没有一句台词,连一个眼神的交代也没有。但观众却立刻明白,理解得很深刻,痛苦得令人窒息。她刚刚出门时,妆容精致,衣装整齐,一如往常的伶俐,微微一笑,轻描淡写地告别。而她心知肚明,自己所去的地方是充满深渊的虎穴,那里的人早已丧失了人性。尽管如此,她依旧决定去了,因为她明白,如果她不去,必定有人代替她。
展开剩余84%而当她归来时,她沉默不语,避免迎向光线,衣角已被泥土沾染,脸上的胭脂也已经消失殆尽。她默默地从床上移到了地上。原本,她坚持要睡在床上,因为她坚信自己清白无辜:“我唱穆桂英,唱梁红玉,我清白得很。”然而,在那一刻,她却选择了在地板上睡觉。
申奥并未拍下这场戏,却拍下了这一转变,这比任何直接展现痛苦的镜头更为残酷。高叶的回眸不是在说“我被侵犯了”,而是通过那一瞬的眼神,传达出“我明白了,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留给我的余地。”她的眼中没有泪水,只有死寂与绝望,那是一种被世界榨干后的空洞,只剩下不肯屈服的骨骼。
在采访中,高叶曾提到,最初她看到剧本时,许多被侵害的场景都被写得很清晰,她早已为这些准备好了。然而,第二版剧本到来时,这些情节却被删去。她问导演为何删去,申奥简单回应:“我不想拍。” 这话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沉重无比。作为一位拍摄南京题材的导演,面对涉及侵略与屠杀的电影,他竟然说“不想拍暴力”,这简直是出人意料的反常态。然而,细细品味,这正是申奥极致克制的表现。
市面上的战争片,往往通过血腥、裸露等方式来吸引眼球,所谓“视觉冲击”不过是为了让观众在短暂的震惊后获得快感。可《南京照相馆》却没有如此做法,申奥并不希望女演员二度受害,也不愿让观众将这段历史当作娱乐消遣,更不希望后人对这段历史感到麻木。他采取了另一种方式——让你自己去揣摩与感受,这比拍出来的残忍更深切。因为你所想象的痛苦,永远比你所看到的要深刻。
电影中的痛楚,并非通过画面展现,而是通过不展现而更具冲击力。例如那段婴儿被摔的场景,导演通过声音和画面的错位,让观众听到的是哭声与尖叫,却只看到血泊中的破布,几秒之后母亲的疯狂嘶喊。镜头并不直视你,但你的心已经被击中。
还有那尊佛头——在照相馆内,面对日本兵的杀戮,一尊破碎的佛像静静地摆在一旁。导演没有给它特写,也没有任何音效。你只看到佛像的残缺,它似乎在冷笑,又似乎在哭泣。申奥深知如何让观众内心难以平静,让他们在影片结束后依然久久无法释怀。
因此,某位母亲曾说:“我带我八岁儿子去看电影,原以为他会吓哭,结果他看完一句话没说,回家撕了自己所有的日本动漫卡。”申奥并没有吓唬他,而是用一把无形的刀,深深地刺进了这一代人的情感世界。
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——不是将血腥直接摆在你眼前,而是让你内心深处生出一根刺。
回到林毓秀的故事,她本有机会离开,通行证已经拿到,王广海也拼尽全力送她出门。然而,她却将通行证丢回,坚定地说:“我不走。”她知道,离开不代表活着,而是选择了逃避。她留下来,是为了那些无法离开的人做出最后的坚守,哪怕她自己早已没有任何可以守护的底线。
那一刻,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低微的戏子,而是在国家崩塌时,她以无比坚定的姿态,展现出了最为崇高的英雄气概。她嘴角的血痂,成了她最后的盔甲。
再说王广海,最初他被视为“日奸”与“投机分子”,直到最后他那句炸裂的台词:“我他妈装够了。” 这一句话并非他变得“善良”,而是他终于不再继续伪装了。他从未想当“狗”,只是生存太过艰难,装作狗才能活下去。
至于老金,那位摄影师,他手持相机,内心却如铁石一般坚硬。敌人来临,他拍;同胞死去,他拍;佛像破裂,他依旧拍下。拍照并非为了留念,而是为了将这些罪行作为证据,传递给未来。
电影的结尾,只剩下两个人活了下来:林毓秀的照片被带走,老金的儿子也走出了这座城。一个姓金,一个姓林。金陵——南京的旧名,暗藏其中。导演没有明说,但你一对照便会理解:这座城市,虽然曾经被血洗、被践踏,甚至被遗弃,但它并未死去,依然有人铭记它,并带着它继续前行。
如今的战争与历史题材电影,越来越偏重形式感,什么长镜头、大道理、口号喊得震天响,最后搞一个“光明的希望”结尾。但《南京照相馆》却完全不同。它就像一面照妖镜,揭示了人性光辉与崩塌的双重面貌。你可以看到那些投机、背叛、屈膝的人,也能看到那些豁得出去、坚持到底、明知不行也要拼命的人。
申奥没有为我们做出结论,而是通过高叶的眼神、王阳的泪水、王广海的怒骂,把这个世界呈现了出来——真正的灾难面前,不存在完美的人,只有在绝境中顽强活下来的灵魂。活着,不等于无瑕,但能活下去本身便是一种胜利。
高叶的回望,是林毓秀在经历无数苦难后,依然不肯闭眼的坚韧。导演没有拍苦难,但苦难早已从每个人的眼中显现出来。电影结束,灯光暗下,全场一片沉默,没有掌声,没有言语。那一刻,并非冷场,而是观众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懂得什么?懂得尽管这个世界如此残酷,但仍有人活得比命更坚强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并非为娱乐圈拍摄,而是为这个时代而拍。它不仅仅是历史的重现,而是将历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今天的骨髓里。
如果你问我,这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,我只能说:如果你在高叶的眼神中没有看懂人性的极限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