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不废话,直接进入正题,《长安的荔枝》又来啦!作为原著的忠实粉,我对电视剧版本一直满怀期待。你们知道吗?原本我还以为荔枝园的闫雅庄是个侗人,结果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个逃难的叛逃兵,躲在荔枝园藏匿的!
这一切的缘起,得追溯到李善德规划的荔枝转运路线。他在琢磨怎么在岭南找到一条类似于通往长安的路径,计划进行一次荔枝运输实验。可惜,李善德到何有光那儿求马,经过几番周旋,才拿到两匹野马,结果在去荔枝园的路上差点把他自己“送”去西天。
但是,这两匹还没被驯服的野马到了闫雅庄手里却变得异常顺从,李善德看着坐在马背上的闫雅庄,不禁感叹,难道他就是下一个骑手?但让人意外的是,李善德的好意邀请被闫雅庄拒绝了。他说他有苦衷——不想暴露身份,不然这么多年的隐匿就白费了。
展开剩余72%李善德知道了闫雅庄的心事,也没有再强求。毕竟谁没有些无法告人的秘密呢?不过,经过一段时间的道路测量,闫雅庄主动提出要做试验骑手。唯一的条件就是:帮他争取一个特赦,替自己这名军人平反。这一决定让大家以为闫雅庄帮李善德,是因为李善德成功帮他争取了特赦,但细心一看,原来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李善德那杯酒……
### 一、李善德的尊重,打破偏见
在岭南,奴隶的命运往往很悲惨,他们就像随时可以被买卖或者杀害的物品,生死不被任何人关心。就拿阿荔来说,她不过是赵辛民的一枚棋子,原本打算让她成为李善德的“祸水”,想用她的死引开注意,最终将矛头指向李善德。但没想到的是,阿荔跟了李善德之后,不仅衣食无忧,还被当作人看待。
这也让闫雅庄对李善德有了全新的认识。特别是在一起勘测转运荔枝的过程中,李善德、闫雅庄和阿荔一起在野外露宿。看到阿荔的脚伤,李善德不仅细心为她处理伤口,还主动分享了珍贵的荔枝酒,并且直言他视阿荔为朋友,而非奴隶。
这一行为深深触动了闫雅庄——他曾因冤屈被官府迫害,一度心灰意冷,而李善德对待每一个人平等的态度,让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与希望。
### 二、军人使命,永不放弃
正是李善德对待奴隶阿荔的尊重与平等,让闫雅庄决定向李善德坦白过去的事,希望他能为自己和其他人争取平反,让他们有重回阳光的机会。其实,无论李善德是否帮闫雅庄拿到特赦令,闫雅庄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他。毕竟,作为军人,闫雅庄的使命感让他无论如何都要伸出援手,面对这个关系生死的大事,他选择了站出来。
对于闫雅庄来说,隐藏在荔枝园这么多年,其实是在等待一个机会——一个让他重新站出来、重见天日的机会。李善德就是那个点燃他希望的人,哪怕他只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荔枝商,他也愿意试一试。毕竟,过去的这段隐匿生活,让闫雅庄感到人生充满了无望。他明明做了对的事,却被冤枉成了“逃兵”,却连一个申冤的机会都没有。
### 三、正是尊重让李善德如此幸运
如果说李善德有今天这么多无条件支持他的理由,那就是他对每一个人的尊重。无论是普通百姓,还是被轻视的奴隶,李善德始终以平等之心待人。他从不把别人看成低人一等,而是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。这种无差别的对待,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魅力。
回顾原著中,所有曾经帮助过李善德的人,虽然结局都不尽如人意,但他们都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而李善德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拥戴与支持,正是因为他用真诚和尊重换来了他人的信任。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,让李善德的试验得以顺利推进,最终赢得了苏老的全力支持,甚至不惜倾家荡产。
如同李善德所说:“真正的尊重,不是施舍,而是平等;信任,不是交换,而是以诚待人。”正因为如此,李善德才能拥有如此幸运的结局。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,尊重是李善德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,也是他能够赢得他人支持的根本原因。正是这种无差别的对待,让他不仅成功地完成了荔枝转运实验,更让他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与信任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