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A股行情一个字——“卷”。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,上证指数、深成指双双收高,科创50一度涨超2%。从全季度来看,创业板涨约12%,创下三年多新高;科创50涨逾11%,刷新近四年纪录。
但让炒股人更意外的是:不是AI、不是通信,而是一只港股创新药ETF成了最大黑马——三季度涨幅高达113.48%,直接登顶ETF冠军。
一、创新药ETF爆发,短线炒股资金扎堆医药
数据一出,基民和股民都懵了。截至9月底,港股创新药ETF 年内累计上涨 113.48%,紧随其后的港股创新药50ETF、港股通医疗ETF、恒生创新药ETF等,涨幅均突破 100%。
在AI、通信这些“人气题材”火爆的背景下,医药ETF异军突起,成了三季度最亮眼的“短线王者”。
业内分析指出,创新药板块的上涨逻辑主要有三点:1️⃣ 政策持续支持创新研发,行业信心回升;2️⃣ 出海合作(BD)落地,临床数据亮眼;3️⃣ 新药商业化加速,盈利模型逐步清晰。
从中报业绩看,创新药、CXO、生物制药等细分领域均迎来业绩修复,行业处于**“创新升级 + 盈利拐点 + 出海常态化”**三重逻辑的共振期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线上炒股用户发现:医药ETF走势比AI更稳、回撤更小,成了资金避风港和“翻倍猎场”。
二、AI、通信紧追其后,短线炒股机会仍多
在前三季度ETF涨幅榜上,AI与通信相关ETF紧随其后。通信ETF涨幅高达 96.19%,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、服务器和连接器产业链景气。
券商分析认为,AI行业正从“概念验证”阶段进入“景气投资”阶段。市场的关注点,正从“能不能实现技术”转向“谁能最先赚钱”。未来重点方向包括:
国内AI带动的 服务器、IDC、交换机、连接器 板块;
海外AI带动的 服务器、光模块 板块。
这类赛道虽然波动较大,但对短线炒股资金来说机会依然充足,行情切换速度快、节奏强,适合灵活操作型投资者。
三、能源煤炭板块低迷,或埋下中期机会
相比科技与医药的强势,能源、煤炭ETF今年表现一般。数据显示,能源化工ETF年内跌幅约 11.4%,煤炭类ETF整体下跌超 5%。
主要原因在于中报业绩偏弱,叠加科技行情吸走部分资金,板块阶段承压。但机构普遍认为,淡季煤价寻底基本结束,后续随着“迎峰度冬”需求释放,煤炭板块或有反弹空间。短期承压、长期低估,意味着这类板块也在积蓄潜力,或成为年末新的“低位补涨”方向。
四、总结:ETF分化加剧,短线资金“跑得快”才是王道
从三季度表现看,市场出现明显分化:
创新药ETF 领跑全场,翻倍王者;
AI与通信ETF 紧随其后,仍是主线题材;
能源煤炭ETF 低迷盘整,等待修复。
对于炒股人来说,短线机会依旧多,但节奏更快、轮动更激烈。节后行情或仍以科技成长为主线,同时关注医药延续性与低估值周期反弹。
一句话总结:
在这轮行情里,能跑赢AI的,不一定是AI本身,而是那些被忽视的“新逻辑”。短线炒股不是看谁最热,而是看谁能先涨。
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