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长征无疑是军事历史上的伟大奇迹,尽管如此,其间的艰辛、伤亡和危急形势,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无可比拟。长征过程中,三大方面军的主力损失惨重,特别是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长征过程中,经过无数的生死较量和生灵涂炭,最后才到达陕北作为终点。整体来看,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长征中的兵力损失高达十多万。
红一方面军在起步时的兵力为8.6万人,但在跋涉至陕北时,最终存活的仅剩下7000余人;红四方面军则从最初的8万余人出发,最终抵达陕北的只有约3万余人。而红二方面军则最为特殊。与其他两军不同,红二方面军不仅损失最少,从出发时的1.7万余人到达时依然有1.2万余人,而它的历史更是极具传奇色彩。红二方面军不仅是在三大方面军中成立最晚的,而且经历了无数奇迹与艰难险阻,直到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开始实施战略转移,历时一年,途经种种生死考验,才最终实现了伟大的长征。
展开剩余81%在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上,有一支部队因为一次战斗迷失方向,奇迹般地没有北上,而是南下,越过了国境线进入了缅甸,成为了红军长征史上唯一一支踏出国境的部队。这支迷失的队伍究竟是谁带领的?它是如何迷失方向的?又是如何闯入缅甸的?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?
红二方面军的前身,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在离开根据地之前,实际上比中央红军早得多。1932年7月,蒋介石调集了约十万兵力对洪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,红三军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被迫离开了根据地,转战至湘鄂边,甚至一度进入了贵州东南部,并成功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。
到1934年7月,红六军团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令下,从湘赣革命根据地撤出,开始在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。实际上,当红一方面军正式踏上长征之路时,红二、六军团早已开始了他们的突围。红六军团约有9000余人,在81天的艰苦行军中,穿越了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广西四个省,跋涉5000多里,最终在贵州东部与红三军成功会师。合并后,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,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合兵一处,开始了一段共同的征程。
红二、六军团成功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。尽管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稳住了阵脚,恢复了兵力,迅速从8000余人扩充到了2万余人。但敌人并没有放弃围剿的努力。最终,红二、六军团不得不从这个新建的苏区撤出,并于1935年11月19日从桑植出发,踏上了长征的艰苦旅程。
红二、六军团虽兵力相对较少,但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,他们在长征的过程中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。例如,在乌蒙山区,红二、六军团利用小股兵力机动灵活的优势,采用“盘旋打转子”的战术,短短一个月内,便在山区内转战了1000公里,把围剿的敌人弄得晕头转向,疲惫不堪。这一战术不仅成功减少了红军的伤亡,还收获了大量敌人的物资。毛主席对此高度赞扬道:“红二、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,连我们都被你们转晕了头,硬是转出来了!”
尽管红二、六军团在规模上比不上红一和红四方面军,蒋介石依然不遗余力地调动重兵围追堵截。红二、六军团先是在湖南中部攻占新化,又迅速转战湘南,之后进入了贵州,并在石阡地区成功建立了红色苏区,在此地他们还扩军5000余人,兵力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。然而,这一切在蒋介石的重兵围剿下也没能持续太久,红二、六军团不得不再次放弃新创立的苏区,进入了乌蒙山区。
在乌蒙山区,红二、六军团打了数月的游击战,最终成功突破敌军的封锁线,进入了云南,并从昭通、威宁一路穿过滇军的防线,穿越宣威进入了南北盘江地区。接下来,红军继续突破险阻,越过金沙江,翻越玉龙雪山,成功进入香格里拉。在香格里拉,红二、六军团兵分两路,向西康进发,与早已抵达甘孜的红四方面军会师。
红六军团作为右翼纵队,沿定乡、稻城一带北上,最终在甲洼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;而红二军团则是从八塘出发,穿越巴塘县,继续向甘孜进军。值得一提的是,巴塘当时隶属于西康省,且由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文辉控制。为阻止红军通过,国民党调集重兵驻守巴塘,企图设伏消灭红军。红二军团在接到情报后,决定绕道而行,但由于对巴塘地形不熟悉,绕道途中后卫部队被敌人截住。
为了营救被围的后卫部队,红二军团决定回头与敌人作战。然而,由于准备不足且敌人拥有优势兵力,这场战斗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,红军反而被迫撤退,局面一度陷入混乱。由于对地形不熟悉,部分部队误入西南方向,最终沿着迷失的方向一路南下,走到了中缅边境地区。
有趣的是,红军这一支误入缅甸的部队,竟然被当地军队接待,并且得到了粮食。此时的缅甸仍是英国的殖民地,缅北地区并没有太多英国人驻守,缅甸军队也多是地方兵力。红军在缅甸停留了几天后,重新辨清方向,开始北上并迅速赶回了大部队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支误入缅甸的红军部队最终带回了一个缅方用英文写的字条,向红二军团报告了这一奇特的经历。
虽然这一支部队在长征历史中仅是一次小插曲,但其奇特经历依然成为了当时广为流传的故事。带领这支部队走出国境线的团长曾敬凡,后来在长征结束后,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,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,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,成为开国将军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